2009-10-02

Waltz with Bashir


Waltz with Bashir
金球獎最佳外語片
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
動畫安妮獎最佳動畫影片、最佳導演、最佳音樂、最佳劇本四項提名
英國奧斯卡最佳動畫片、最佳外語片
法國凱薩獎最佳外語片提名
以色列奧斯卡最佳影片、最佳導演、最佳劇本、最佳美術指導、最佳音效、最佳剪輯
英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外語片
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動畫片
廣播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
國際紀錄片協會最高榮譽 IDA 獎
坎城影展競賽片
IMDB Rating 8.0

這其實是一部紀錄片,請不要當動畫片來看。

這部電影主要是描述當年黎巴嫩大屠殺的經過,導演作為參與者——和其他人一樣,對這段記憶(經驗)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一些問題,於焉有這部作品的誕生。有趣的是,這部電影和其他紀錄片有什麼不同:究竟算不算訪談或側錄的方式進行?這實在無法說個準。我想導演既身為當事人,雖是“記錄”者又非真正紀錄的屬性;在表現手法上已經無法清楚劃分第一與第三人稱了。這也和影片中某項元素相呼應——人在承受巨大壓力時常啟動一種機制:將自己抽離出來作為第三人,旁觀著自己所為或遭遇的事。這種人稱混淆、似是而非的觀點,出現在電影角色(虛擬)、現實人物上,連電影本身(陳述語言;虛擬與現實的中介)也被賦予此種特質,營造了觀眾頗獨特微妙的閱聽經驗。
如獨處時的思緒一般,整部片遊走在想像和真實之間切來換去,許多不具邏輯的點反而發揮了表現:子彈 ∞ 的設定下進行無意義的掃射——或說無意識——讓人印象深刻,彷彿自己也做過類似的事。影像表現不俗,有時乍看部分畫面以為是真實影像,鏡頭甫一拉近又成了動畫,令人起疑是否有合成造作之嫌啊(別誤會,這是稱讚製作水平高)!音樂部分沒有讓我特別驚艷,對我來說大部分都是老梗了,不過穿插著一些 kuso 的歌曲倒是有趣。提及 kuso 的歌曲,大都是搭配既 kuso 又貼切的影像、橋段出現,極具諷刺意味,十分醒題。整體說來氛圍營造的很成功。
做個結束:個人認為內容不是很好看;應該說不及預期,畢竟外界評價很高,也許我的口味很重鹹吧!看到某些“深受感動”的評論,實在無法苟同。不過做為紀錄片是很有價值的,另外選用動畫當做媒介也是個明智決定,它有不得不如此做的原因,觀賞時就能明白。而表現手法也頗值得欣賞——非動畫技巧,是陳述、表演方式加上口白,尤其進行到 Waltz with Bashir 的部份(包括很囂張的記者那段 XD ),尤其精彩。總和來說,即使我評價不如外界這麼高,但是還是認為此片值得一看,有助視野。以上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